甲狀腺疾病

喜樹中醫的中醫內科理療主要包括人體的五大系統疾病,即: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,主要涵蓋了現代醫學的消化系統、循環系統、泌尿系統、呼吸系統、內分泌系統等疾病。透過具豐富臨床經驗的註冊中醫師辨證論治,根據陰陽、五行或臟腑等理論,對症進行治療,配合中藥處方,能調理體質、加速身體痊癒,恢復體內的平和狀態。

甲狀腺疾病

甲狀腺疾病影響位於頸前的甲狀腺,負責分泌激素調節新陳代謝、成長與發育。常見類型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,症狀有心悸、焦慮、體重減輕、熱不耐;以及甲狀腺功能低下,症狀包括疲勞、體重增加、憂鬱、冷不耐。其他還有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癌。
中醫認為,此病與肝腎失調、氣血不和、脾虛濕阻有關,可能由情緒壓力或飲食不當引起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與肝火上炎、陰虛火旺相關,功能低下則可能與腎陽虛、氣血不足有關。
喜樹中醫提供面診、針灸及特製中藥調理,治療約3-6個月,結合生活調整可緩解症狀,提升健康。

中醫面診

喜樹中醫將面診視為診斷的關鍵步驟。醫師透過觀察患者的舌苔、面色、脈搏和臉部,結合症狀分析,全面了解體內氣血運行狀況,判斷患者屬於肝火上炎、腎陽虛還是脾虛濕阻等證型。例如:

  • 甲狀腺功能亢進:舌紅、脈快,可能提示肝火上炎或陰虛火旺。
  • 甲狀腺功能低下:舌淡、脈弱,可能提示腎陽虛或氣血不足。
  • 臉部診斷:觀察頸部腫脹或臉色變化,幫助識別甲狀腺相關失衡。

針灸治療

針灸是喜樹中醫治療甲狀腺疾病的重要部份。醫師選用特定穴位,透過針灸刺激促進氣血流通,調節內分泌系統,改善症狀。
常用穴位包括:

  • 人迎:位於頸部,針對甲狀腺腫和功能失調。
  • 足三里:位於小腿,調節脾胃功能,提升整體氣血。
  • 太沖:位於足背,疏肝解鬱,適合肝火上炎型。
  • 三陰交:位於小腿內側,調節內分泌,改善疲勞。

特製中藥調理

喜樹中醫根據患者體質,開具特製中藥方劑,常見藥材包括:

  • 甲狀腺功能亢進:若為肝火型,使用黃芩(清熱)、龍膽草(泻肝火);若為陰虛火旺型,使用知母(清熱養陰)、地骨皮(涼血)。
  • 甲狀腺功能低下:若為腎陽虛型,使用熟地黃(補腎)、附子(溫陽);若為氣血不足型,使用當歸(補血)、黃芪(補氣)。

這些中藥具有調節內分泌、平衡內臟功能的功效,能有效緩解症狀,提升整體健康。治療過程中,醫師會定期調整藥方,以適應患者的身體變化,特別適合慢性或復發性患者。

甲狀腺疾病有哪些常見症狀?

甲狀腺功能亢進可能有心悸、焦慮、體重減輕;功能低下可能有疲勞、體重增加、冷不耐。其他症狀包括月經不調、頭髮稀疏和皮膚乾燥。

甲狀腺疾病患者有什麼特定的飲食或生活建議?

建議均衡飲食,控制碘攝取,減少咖啡因,保持規律作息,適量運動,喜樹中醫提供個人化建議,配合治療。

針灸對甲狀腺疾病有什麼幫助?

針灸調節內分泌,促進氣血流動,減輕疲勞和情緒波動,研究顯示對症狀管理有效,通常每周治療,療程3-6個月。

湯水食療對甲狀腺疾病有幫助嗎?

可以,湯水食療在中醫調理中非常重要。
甲亢患者可選擇清熱降火的湯水,例如綠豆湯或菊花茶;
而甲減患者則適合溫補腎陽的湯水,例如羊肉湯或核桃黑芝麻糊,幫助改善身體狀況。

有哪些穴位能緩解甲狀腺疾病症狀?

按摩或針灸特定穴位對緩解症狀有幫助。
甲亢患者可試著按摩太衝穴(足背第一、二趾間)或內關穴(前臂掌側,腕橫紋上2寸);
甲減患者則可按摩足三里(膝蓋外側下方3寸)或關元穴(臍下3寸)。

店鋪地址

九龍佐敦道8號802室

(佐敦地鐵站 B2 出口,步行1分鐘,九龍佑寧堂旁)

應診時間

星期一:11:00am-8:00pm

星期二:11:00am-8:00pm

星期三:11:00am-8:00pm

星期四:11:00am-8:00pm

星期五:11:00am-8:00pm

星期六:11:00am-8:00pm

星期日:11:00am-8:00pm

(2:00pm-3:00pm午休時間,公眾假期休息)